
比如将不孕治疗的医疗补助对象扩至所有收入阶层;明年7月起,男职工申请育儿休假时,有3个月可最多领取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865万元)的育儿期工资等等...
但实际效果如何呢,看这张图你就知道了,日韩的人口出生率依旧在连年下降。
3
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1968年,美国行为研究学家JohnB.Calhoun曾做过一个名叫“25号宇宙”的实验。
Calhoun为老鼠们创造了一个乌托邦,那里有充足的水、食物和筑巢材料,只有当老鼠数量超过3840只时,窝巢才会出现短缺。
这样什么不缺的世界简直就是人类曾经梦寐以求的天堂,但老鼠们没有在这个美好的新世界里永久的生活下去。
最初,这个世界里只有4只雄鼠和4只雌鼠,由它们担起了种族繁衍的重任。
开始,小鼠数量增长迅速,每55天翻一番。到315天,当数量达到620只,增长速度终于放缓下来。
小鼠们的行为也变得异常起来:未断奶的幼鼠被雌鼠驱逐,同性恋行为增加,雄鼠保卫领土的职能转移到变得富有侵略性雌鼠身上。
一些小鼠们逐渐开始对生活失去兴趣,不和其他任何小鼠社交,“冲突”成为这些无所事事的小鼠们的主旋律,两只小鼠打起来可能只是进食时,对方轻轻碰了一下。
▲争斗中受伤的小鼠
一部分雌性小鼠则选择在较高的地方生活,它们没有暴力行为,但却和小鼠社会彻底隔离开来。
与这些雌鼠相对应的,越来越多的雄鼠们开始仅机械化地执行维持生存的必要行为:进食、饮水、睡觉和打扮。
这些“佛系”雄鼠,不与鼠争斗,皮毛顺滑滑,身体健康从未落下任何疤痕,被称为“美丽鼠”,但是却不再与雌性交配。
整个小鼠社会,进入了“无性时代”。第920天是最后一只小鼠诞生的日子,而从这之后,25号宇宙就进入了缓慢但稳定的死亡。
1973年5月23日,最后一只雄鼠死亡彻底宣布了25号宇宙的末日,没有疾病、没有灾难、资源充足。
▲小鼠数量的变化曲线
50年前的这场实验仿佛就像一个预言,冥冥暗示了未来人类社会的演进中将出现的一些现象,“宅男宅女”、“丁克家庭”、“无性症候群”...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有益的反思,比如,人口政策当真是老龄化社会产生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把老年人口比例作为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指标时,就意味着,老年人口数量和青少年人口数量共同决定一个社会的老龄化程度。
如果没有上世纪的鼓励生育政策,未来我国的老年人口确实可以减少,从而让社会老龄化程度降低。
但是即使没有鼓励生育,随着医疗、饮食等方面质量提上去了,中国人寿命的延长是不可阻挡的,老年人口数量依然会慢慢变多。
▲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百姓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养儿防老的理念的衰落,生育成本的提高,更多的青年一代们对于是否生育这个问题有了更加独立和谨慎的思考。
客观上来讲,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出生率降低的趋势也早已注定。
这也是为什么老龄化不是中日韩社会的独有现象,而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