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月子期间有护士照顾十一,头一个礼拜我都不知道有吐奶这回事儿。只知道护士每次把十一抱过来喝完奶之后都要拍嗝,拍两次,每喝完一边奶就要拍一次嗝。护士说拍嗝有2个原因,一是为了帮助宝宝通过打嗝排出胃里面的气体,好容纳更多的奶水,二是为了防止宝宝吐奶。
后来有一次,给十一喂完奶,拍完嗝,我就靠在床靠上,弓着双腿,把十一放在我腿上给她唱歌逗她玩。没料想十一突然大口大口往外喷奶,她的衣服、我的衣服、床单被子全都湿了,我顿时吓得手足无措,又心疼又害怕,赶紧按铃叫护士过来。
护士来了之后,看着满眼泪光闪闪的我安慰我说没关系,很正常的,隔壁的果果也刚吐完奶,别担心,宝宝还在月子里,溢奶吐奶都是很常见的。
护士也交代了很多预防宝宝吐奶的注意事项和吐奶应对措施,我才放下心来。
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吐奶呢?
01生理性吐奶
医学上称之为“胃食道反流”。就是说宝宝不需要用力就会吐出一两口奶来,或者打嗝的同时带出一小口奶。
人的胃有两个口,一个是与食道相连的入口,医学上称之为“贲门”。另一个是与肠道相连的出口,即“幽门”。
婴幼儿的贲门环状肌肉力量薄弱,比较松弛,关闭不紧,再加上宝宝的胃与成人不同,是处于水平位的,奶水很容易冲出贲门,反流回食道。
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奶水刺激而发生痉挛,奶水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就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孩子就会吐奶。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半个月到1个月,最严重的时候是宝宝2个多月的时候。到了3个月开始就慢慢的缓解,基本上6个月多7个月左右就基本消失了。
这种反流性的吐奶只将少部分的奶溢出,不会影响宝宝的正常营养吸收,宝宝吐完奶不会感觉不舒服,没有烦躁、哭闹,甚至还会笑笑的,所以家长不用担心。
02病理性吐奶
病理性吐奶是因身体疾病引起的吐奶。比如宝宝肠胃不好、上呼吸道感染、脑部疾病,都可能会引发吐奶。更严重的情况如食道喷门失迟缓、胃扭转、幽门狭窄都是引发病理性吐奶的原因。
病理性吐奶会表现为喷射状,宝宝一口气要连着把胃里的奶水都呕吐干净,喂奶后时间长了还会带出奶片,有酸臭味,吐奶后宝宝会哭闹、烦躁不安。
那么,如何预防宝宝吐奶呢?
图片来自网络
01喂奶姿势--头高脚低
平时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
躺着喂母乳的时候,尽量让宝宝侧躺着,乳头要和宝宝的嘴巴尽量处于同一水平线,让宝宝感到舒服,不要养着头够乳头,这样宝宝吃的累,以来不愿意吃奶,而来吃了奶容易吐出来,这样对妈妈的乳头也不好,容易造成乳头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