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分区法:包括四区法、九区法和七区法。
1、九分区法: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九区,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窝部)及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9个区域。
2、四分区法:通过其画一水平线与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即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七分区法:根据九分区法的两条水平线将腹部分为上中下区,上下腹部再由腹正中线分为左、右上腹部和左、右下腹部。中腹部则按照九分区法的两条垂直线分为左右中腹部和中腹部。
.九区分法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的九区,上部的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
线,下部的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前正中线连线的中点划两条垂直线,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季肋部、左右腰部、左右髂窝部及上腹部、脐部和下腹部九个区域(图3-6-3),各区的脏器分布情况如下:
(1)右季肋部肝右叶、胆囊、结肠肝曲、右肾、右肾上腺。
(2)右腰部升结肠、空肠、右肾.
(3)右髂部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
(4)左季肋部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
(5)左腰部降结肠、空肠或回肠、左肾。
(6)左髂部乙状结肠、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及淋巴结。
(7)上腹部:胃、肝左叶、十二指肠、胰头和胰体、横结肠、腹主动脉、大网膜。
(8)中腹部(脐部):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及回肠、下垂的胃或横结肠、输尿管、腹主动脉、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大网膜。
(9)下腹部: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胀大的膀胱或增大的子宫。
九区分法较细,定位准确,但因各区较小,包含脏器常常超过一个分区,加之体型不同,脏器可有差异,特别是左右季肋部或左右髂窝部范围很小,应用不便,是其缺点。临床上常用四区分法,其不足之处以九区分法补充,如加用上腹部、下腹部及腰部。腹部器官相互重叠交错,借助以上分区方法,对描述其表面投影与相互关系较为方便。主要器官位置示意如图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