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么在这里?
我在这里等2……你见着2了吗?
没有,他应该在1那,你可以去1那问问。
那我在这里等他。
对话到此结束,接下来5开始问起他过来的目的:“对了,你的棱镜颜色是什么?”他记得早上4是在3的对面站着。
“白色么?”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4摇了摇头,“也许是白色。……不,我没看见。”
“没有看见!”5吃了一惊,显然这个答案将他的计划打乱一通,他觉得自己不能在一位没有看见颜色的少年面前谈论红色的高贵,这既是对少年的不尊重,也是对红色的不尊重,于是只好摸了摸鼻子,悻悻地走开了。
碰见4只是一个意外,因而在短暂的消沉后5很快就振作起来,重新哼起那段古老的民谣。
3住的小楼靠着河,5从3的浴室翻进去,3恰好就站在浴室的镜子前。3被5突然闯入的动作吓了一跳,发出了一声刺耳的尖叫。5将食指放在他的唇上,示意3噤声,随后迫不及待地在白炽灯下拿出他那完美无缺的三角棱镜,棱镜在灯下呈现出火琉璃的光泽,将整个浴室都渲染成了红色。伴随着火光一点点侵蚀浴室的天花板,血色也渐渐爬上5的眼球。
“我们都是红色。”5用拇指抹去脸上的汗珠。
如果问3最恐惧的颜色,那一定就是红色。红色在3十一岁时第一次带来了不详,它经过3胀痛的小腹缓缓流淌到她的小腿上,又落在了浴室的瓷砖上,黏稠的血液在地板上凝结,3的脑袋被强烈的眩晕感强烈地冲击着,从此她与红色结下了一段孽缘。随着母亲发现3与红色的联结,那抹红色又落在了3的母亲的嘴唇上,成了母亲唇边微微上扬的笑容。3明白母亲了解她的难堪,每次她清洁完自己的身体从浴室里出来,母亲就倚站在厨房壁边,露出那种了然于胸的笑容。她的目光让3羞愧不已,3对红色的恐惧在母亲望向她的眼神中一日日加剧,连带着母亲的形象在她心中也变得高贵、冷艳起来。久而久之,母亲成了种植在花园里的一朵带刺的红玫瑰。
3的父亲则成了3最大的梦魇。在3的母亲知道3的身体开始成长的后一日,3的父亲理所应当地得知了这个消息。随后3发现父亲望向她的眼神开始变化,那不再是一名父亲望向女儿的眼神,而是一种出于对某种东西的思念和渴望。特别是在父亲喝醉以后,这种渴望就赤裸裸地呈现在3的面前,压抑着的情感在看不见的地方缓缓流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3的梦中交织着恐惧和欢乐,最后化作一滩流动的红色。
此时,她就以这样的理由回绝5,同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害怕。这使5的情绪不由烦躁起来,两次接连的碰壁在5的心中滋生出不满的情绪。
“红色是最好的,我会向你证明。”5沿着窗台翻了出去,留下3在原地。
而1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了3的家里,他的到来让3得到了一个可靠的倾诉对象。3对于1的遭遇有所耳闻,他不幸的遭遇使她瞬间联想到了自己,这种感同身受也迅速促进了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不妨换成白色。”2在3开口之前,向3提出了她的建议。
“什么?”3看向她。
“如果更换颜色,说不定能改变你的命运。”2回答到。
2的话语点破了3心中一直以来的迷雾,她开始欣喜地考虑这种办法的可能性。
6在第二天早晨碰到了在街上游荡的1和2,1向6述说了3对红色的恐惧,于是6顺理成章地提出将他的白色和6的红色交换。
“为什么不试试斧子呢?”换到了红色棱镜的6心里踏实起来,向1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建议。
“什么?”1和2同时茫然地望向6。
“我说,如果那么害怕的话,3可以拿一把斧头防身。”6比划了一下,用红色棱镜做出一个挥砍的动作。没有理会1和2的反应,6用手巾包起手上的红色棱镜,转身离去。
3在拿到白色棱镜后的当天晚上心惊不已,她预感自己打破了命运的规则,同时4的到来使她感到不安。但尽管如此,在听完4的遭遇之后,她还是让2跟着4离开了。2的离去带来了她一个人的孤独,于是她决定将白色棱镜磨圆。做完这一步的3出了一身的汗,她决定去洗一个澡。
磨圆的白色棱镜给3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她开始在浴室里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