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晚上,张烨起来小解,经过爸妈的房门,仿佛听见爸爸在跟后妈商量,说等她小学上完就让她回家帮忙喂猪。
“你舍得呀?”刘颖嗔笑着说。张烨心里一惊,吓得赶紧溜回自己房间,做了一夜噩梦。
张烨的家里养了百十头猪,猪场还是妈妈创办起来的,由最初的两三头,几经波折起伏,逐步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妈妈那晚就是给猪喂食之后,和爸爸一块儿下河洗澡淹死的。
可后来爸爸一个人回家了,还反复告诉她,别人问起来,就说是妈妈不打招呼一个人去的。要不,爸爸会被村人骂死,被外婆家人打死的。
张烨还小,对于妈妈的意外身亡,邻居都可怜她,不忍惹她伤心,所以从来没有人在她面前提起这事,更不用说打听什么。
舅舅们倒是偶尔问过一两次,她按爸爸交待的话说了,慢慢的也就没有人再提这档子事。妈妈好像被人们逐渐淡忘。
但是,她一直不明白:那天,为什么爸爸急着嘱咐她之后,才慌慌张张跑出去,一边大声喊叫着,一边找妈妈。后来,还是在爸爸的要求下,村里几个年轻力壮的人,在深深的河水里反复搜寻,才打捞起已经冰冷的妈妈。
那晚,妈妈穿白色长裙。
暑假里,给妈妈烧周年,张烨跪在坟边,用心声向妈妈倾诉。她说她想上学,不想回家喂猪。可是,爸爸和新妈妈已经商量好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令她不解的是,第二天,爸爸和后妈对她突然好了,给她做她喜欢吃的红烧排骨。自从妈妈走后,她是第一次吃到最爱的美食。
对于让她退学的事,他们也从来没有说起。秋期开学,张烨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来到崭新的中学上学。后妈还给她买了新书包。
这一切,都让她搞不懂,她很困惑。
军刚来上班的头几天,很快就发现,淮河滩是个好的去处。沙滩宽阔,柔软,细腻。躺在上面,摊开两手,摩挲着细沙,像抚摸着女人如缎的肌肤。夏天晚上,更是祛凉的好地方。所以,只要没有晚自习,他一定会来这里纳凉。更重要的是,他喜欢这里的静谧、神秘。
但是,军已经十多天没有来这里了。说不清楚是不愿,还是害怕。
直到看了张烨的作文,他觉得那趟青石板桥,那片悬疑的水域,对他有着无法抵御的吸引力。
他决定揭开那个秘密。
国庆节放假前的一个晚上,带着很多疑问,军又来到河边。没有一丝恐惧,那是他学生的妈妈,他觉得就像一次“家访”。
她依然静卧水面,像一朵洁白的睡莲。
初秋的夜,已经有些寒意。但是,她没有感官,冷,已经无所谓了。
他不再顾忌不能和她说话的禁忌。他告诉她张烨的情况,提到了那些疑问。她白惨惨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空洞的眼窝里也看不出一丝心理活动。
她轻嘘一口气,像一阵凉风掠过水面。开始讲起从前的往事。
李淑娟、刘颖、张俊哲,三个人是初中同学。
刘颖的父母都有陈秧子病,常年吃药,经常出不了工,挣的公分就少,粮食下来分的就少,家里穷。大哥结婚后已经分家另过,嫂子是个粗野村妇,尖酸刻薄,大哥怕她,不敢照顾父母亲。二哥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行动不便,言语不清,半痴半傻。
张俊哲父亲上过初中,在庄子上算得上“文化人”,人又精明,二十多岁就当了生产队长。可惜的是,在张俊哲两岁的时候,生产队修水渠,开山放炮,父亲被流石砸中,不治身亡。第二年就分田到户,母亲深爱着父亲,就没有改嫁,一个人拉扯他长大。家里没有男人支撑,很快就衰败了。
他和刘颖两个人同病相怜,学习都很下功夫,考试时候,一直是交替第一、第二名。
李淑娟比较幸福。父亲是多年的大队书记(后来叫村支书),在全村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李淑娟上学经常带一些饼干、水果之类的零食,让张俊哲吃。上到初二的时候,她就喜欢上了张俊哲。由于爱屋及乌,刘颖也有幸分享不少她的零食。但是,李淑娟的学习成绩却很一般,可能是成熟过早惹的祸。
后来,张俊哲和刘颖双双考上高中,进县城上学去了。李淑娟没有考上,就整天窝在家里侍弄女红。
寒暑假,是李淑娟最开心的日子。她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去见张俊哲。偶尔也会看到刘颖,她和张俊哲讨论着学习。被冷落一旁的李淑娟,眼中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不过,他们闲下来的时候,就在一块儿说说笑笑,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