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薅草时,人手上的刮耙一推一拉,刮耙的斜面就能把田里刚长出的的嫩草刮倒。个别特别疯长的“猪食禾”(一种喂猪的好饲料),必须把它连根拔起,用脚踩到泥底,才能把它彻底除掉。也是怪事,长“猪食禾”的地方,过两天又重新冒出新的不止一棵幼苗,并且长势迅猛。也不知道它们的种籽是藏在哪里,成活率怎么就如此之高。
田埂边上的一般杂草,我们那儿叫它“草根”,它不往田里生长,一般勤快的人家会用镰刀把它割掉,它的生长比较缓慢,一时半会长不起来,人们不用担心它的危害。
另一种从田埂边往田里野蛮生长的杂草好像叫“绊根草”,也叫“狗牙草”,生长奇快。这种“绊根草”比较难处理,它长到田里就节节生根,很牢固,用手抓都抓不起来,稍不注意就抓断了,断根很快又长出新的草来。这就得靠人的勤劳来克制它,你不去理会它,它就肆意的往中间生长,很影响水稻的收成。
我二叔二婶两根长柄刮耙并驾齐驱的场面,在我的脑子里印象很深刻。
也有人不用刮耙薅草的,就用两只手在水田里抓挠着往前走,这样做会辛苦些,弯腰劳作当然比直着腰杆要累,估计效果要好一些吧,每个人的思维习惯方式不同。
再后来打除草剂逐渐地代替了薅草的劳作方式,看似减轻了人力,实则化学除草剂增加了田块的板结,不利于稻子的生长。
田畈里还是有个别人在用手薅草,去年的端午节我就看见过。
薅草的美好画面,深藏在记忆里,已经很难再重现了。
时代在进步,一切会变得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