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谅我热爱异形,在我心中,它之于外星生物恐怖电影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之于整个后世的西方文学,都起着原型的力量。
异形影迷们应该犹记着那头部呈纺锤形,口中随时流着涎水,全身骨骼宛若黑色钢筋的怪物在黑暗的角落蠢蠢欲动,凝望着身陷绝境的主角们。
这篇《异形》系列的介绍粗糙简单,带领大家一窥这个宇宙恐怖生物的孕育和诞生。
图片来自豆瓣
《异形Ⅰ》和《异形:契约》的导演为同一人——雷德利·斯科特。这个系列的第一部收获了IMDb电影榜单的第51名,烂番茄指数也双双突破90%,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卷走了全球上亿票房,可谓名利双收。
正如评论家ChrisKaltenbach点评的那样:
“它永远是最毛骨悚然,最可怖,最骇人的电影之一。”
图片来自烂番茄
影片一开始,是一个缓慢的长镜头。“诺史莫”号飞船内,空无一人,只余冷漠疏离的钢铁构架。电子设备有规律地闪着提示光。船员们从休眠舱中被船体唤醒。
这一切隔离感都与电影开头的宣传语相呼应:
“宇宙中,没人能听到你的尖叫。”
一次,船员们应飞船主脑的要求去调查一组奇怪的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活动。与此同时,噩梦也拉开了序幕。
探查过程中,船员约翰受到了奇怪生物的袭击,一只抱脸虫缠住了他的整张脸。纷乱中,约翰被抬入了医疗室,可是医生们对这只抱脸虫束手无策。
当约翰的情况出人意料地得到恢复和好转时,他的身体内突然产生了异变,猛烈地咳嗽和抽搐起来。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的画面给了观众残酷答案——一只异形幼体撕裂了他的内脏,从他的腹腔处破肚而出,一闪躲进了飞船的黑暗中。
所有人陷进了巨大的恐慌。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怪物?它躲在哪儿?怎么杀死它?
电影抓住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宇宙”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离和孤立,“宇宙飞船”的封闭性则逼迫着主角不得不面对严重威胁生命的外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