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特效远远没有现在成熟,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人工布置,异形也是由人化妆扮演的。
《异形Ⅰ》中异形扮演者是一位手脚奇长的黑人
其中导演对黑暗、光影的运用和相当多的特写镜头不仅遮掩了道具方面的缺陷,还意外地营造出了令人一惊一乍的恐怖氛围。
当观众看着船员们慢慢逼近电子仪上的“活物”时,心脏也随之悬起来。
“啪”一声。
虚惊一场,原来是只猫咪。
你可以想象当你独自一人小心翼翼地在一片黑暗的内舱里检查状况时。
“滴、滴、滴”电子仪显示目标离自己越来越近。
一步、两步、三步,回头……
Surprise~
实际上,异形不仅仅是科幻与恐怖的结合体,它被野心勃勃的导演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异形是二十世纪末期的独一无二的电影产物。
1979年的美国经历了越南战争,同时承受着美苏冷战的巨大压力,整个20世纪末期笼罩在战争和政治阴谋的创伤里。
有一种解读就是:“异形”象征着核危机。
美国就如同电影中的“飞船”,被政治孤立,无缘无助;
“异形”在飞船里穿梭无影,它有可能潜伏在任何一块阴影里,等待着吞噬人类,隐喻着定时炸弹般的核武器,随时可能摧毁一个国家;
整个救援任务实际上是一场政府的骗局,他们以船员为诱饵来捉捕危险度极高的外星生物,透露出民众对政府深深的不信任感和“阴谋论”论调。
而经历过嬉皮时代的“异形之父”H.R.Giger显然对“邪恶”有着自己的理解,重金属暗黑系的异形设计图中蕴含着原始的生殖崇拜和情色意味。
导演则更加延展了这一属性,在科幻电影里添加了女权色彩。
来自“异形之父”H.R.Giger的调侃
电影一反女人的柔弱形象,把女主蕾普莉塑造为一位外形硬朗、性格坚毅的女性,并贯穿整个异形系列。
我们熟知的《生化危机》系列就受到了它的影响——都是女战士一般的女主,都生存技能满点,都能单枪匹马杀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