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如何,谁也不能否认赵本山曾经为大家带来过无尽欢乐。
不可否认的是,质疑的声音也一直伴随着赵本山的作品,目前成为了一些媒体攻击他的第一宗“罪”,那就是他作品的“低俗”。
小品《相亲》
所谓“低俗”其实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但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高雅”。一般说来,人们往往将涉及“情色”的东西归为“低俗”,特别是纯粹为了“情色”而“情色”,那就是绝对的低俗。但其实很多“高大上”的文学作品,情色描写也很多,因为有深刻的道理及高超的写作技巧撑着,人们就断断无法将其归为“低俗”,比如中国古典小说《金瓶梅》。
陕北的民谣
但是对于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而言,“低俗”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说到低俗,西北以及陕北的民谣常常让人不忍卒听。红遍大江南北的《纤夫的爱》是不是也称得上是低俗?记得小时候每每电视里播放此歌,家中的大人都坚决换台,偶尔小孩子跟着哼唱几句还会遭到斥责。待到长大了,找到机会认认真真地听了一遍后,才明白一切源于那句“待到太阳下了西山头,将你亲个够……”难道这歌词不够“低俗”?
可也没见有人批判,此歌一直流行甚广直到今天。此外,唐伯虎画的春宫图,柳永写的浓词艳赋,很多是不是也不够高雅,应该算是“低俗”?相比较而言,赵本山的小品和电视剧中,其实连一个裸露或是亲吻的镜头都没有,说它“低俗”真的有点冤。
再者说了,“低俗”也属于一种正常的“人性”。古人云:“食色性也。”在中国因为种种限制,很多人喜欢将这种“人性”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无所顾忌地表达出来,似乎因此就触犯了道德,被人斥之为“低俗”。而在西方国家,这种“正常人性”反倒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A.V电影,有在拉斯维加斯的“topless”歌舞表演。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又用法律与制度将这种“低俗的人性”进行有效有序的控制。又有谁敢说,那些看上去“高雅”的社会上层人士,从来不看A.V,从来没有过追求“低俗”的时刻?
只不过一个是乡土的“低俗”,一个是洋气的“低俗”而已。如果说真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在西方,“低俗”比较讲究场合。“高雅”的地方不能“低俗”,“低俗”有“低俗”的专门场所,各有各的权利。更何况,赵本山后来大力推广“绿色二人转”,已经同“低俗”沾不上边。
赵本山大力推广“绿色二人转”
因此,“低俗”不是赵本山的专利,不是东北二人转的罪过,亦更谈不上是赵本山的罪过。
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
而最可笑的是,还有人抨击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说其“没有反映中国农村的现实严峻问题”,整天就是男女关系、结婚生孩子的那点破事。要说起“爱情”的话题,现如今卿卿我我的电视剧太多了,也没见谁批判它们没有反映当今的国家大事严肃话题,凭什么一部乡村剧就一定得反映“大道理”,就不能反映农民的日常生活细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