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八岁,似乎是才子们的一个坎,上期写的王令就在这个年纪病死的。这次刘希夷,虽然心情不好,可身体还是不错的,然而,他的命运转折却是因为他的孤独忧郁。
因为他没有什么朋友,因为他不追随时尚潮流,所以没有什么人传诵他的诗词。后来他的作品,基本都是自己留着看看,而这一年,和他年纪相仿的小舅舅宋之问开始走进他的生活,这个做了不少坏事被后世骂死的文坛败类兼人渣,其实也是个相貌英俊的翩翩公子。
诗作就像是诗人的孩子,喜欢将新生的孩子展示给别人欣赏,似乎是所有人的通病,这位孤独忧郁的才子也是如此,因为有着亲戚的关系,便经常将新写的诗作拿给这位小舅舅分享,而这宋之问,心中却越来越嫉妒他的才华。
又是一个深夜,刘希夷独自喝了几瓶老酒,又是几曲琵琶弹罢,一时诗性大发,随手写下“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反复吟诵了几遍,似乎觉得不妥,心中感觉好像不太吉利,可转念一想,生死有命,因由在天,管它呢,于是挥毫写意,潇洒的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长诗: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儿女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代悲白头吟》
第二天一早,刘希夷便兴奋的将诗作拿给小舅舅宋之问欣赏,宋之问边看边点头,当听到这是半夜刚写出来的新作时,连忙问还有没有别人看过?忧郁才子回答说没有,宋之问便说,我刚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联怎么都不合适,现在看你这里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很合适我用,要不就给我用了吧,忧郁才子还沉浸在新作的喜悦中,也没在意。
而后,宋之问的新诗问世,引起一片赞誉,可无巧不巧,不久后刘希夷的原稿被人无意中看到了,一看落款的时间,众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在古时候,文坛的八卦消息传播的速度可是比现在娱乐圈的八卦还要快,很快,宋之问抄袭的丑闻便传遍了长安。
宋之问恼羞成怒,以邀约郊游为名,将刘希夷带到郊外,灌醉后家仆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将他压死,造成意外死亡的假象。(这种杀人手法为唐宋时期监狱中的惯用伎俩,详见《水浒传》中的描写。)
闻道还家未有期,谁怜登陇不胜悲。
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
莫言衣上有斑斑,只为思君泪相续。
——刘希夷——《捣衣篇-节选》
可怜一代大才,便这样悄无声息的死在了路边,他的忧郁,他的孤独,他的才情,他的绝技,都如他自己所写,明年花开复谁在?谁会想到一句诗居然真的成谶,令人惋惜不已,这位忧郁一生的才子,唐代诗人刘希夷,一个本该更加明亮耀眼的孤星,就这样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