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的爸爸曾在曾当过小官,但在骆宾王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们一家陷入贫困,过着“糟糠不赡”、“箪食无资”的艰苦生活。成年后,骆宾王被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后又任奉礼郎,出使西域。期间写了很多边塞诗。
仪凤三年(678),骆宾王补为长安主簿,后为朝官侍御史。当时正值武则天以“天后”掌政,制定告密法。由于骆宾王多次上疏讽谏,言语不慎,得罪了同僚。被御史弹劾,诬告他任长安主簿时贪赃。因此获罪下狱。幸运的是, 679年唐高宗改元“调露”,大赦天下,骆宾王获释出狱。出狱后他被裴行俭招为幕府,出征突厥。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
684年,骆宾王在扬州遇到被贬为柳州司马的徐敬业,两人“情投意合”、相谈甚欢,骆宾王便投到徐敬业的幕府,任艺文令。光宅元年 (684)九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骆宾王写了《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文章虽然写得非常好,但是徐敬业的讨伐事业却非常不顺。高邮一仗,徐敬业全军覆没。按照《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伏诛”。还有一些书上说骆宾王并没有死,而是出家为僧,但是过于传奇,不可信。
“初唐四杰”是唐朝文学史上四颗耀眼的星星。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文学天才,但却命途多舛。上天给了他们一身才华,却早早地夺去他们的生命。他们就像流星一样,短暂划过,却在天空闪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