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卢照邻被任命为益州新都尉。在任上不幸染上了风疾。这是一种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后来病情不断加重,他只得辞官养病。在长安时,他“伏枕十旬,闭门三月”,在《释疾文》中他写道:“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连蜷;不学邯郸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可见他几近瘫痪。当时名医孙思邈也在长安,并且和他是邻居。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对他的病束手无策,说明他已经得了不治之症。
为了给卢照邻治病,家里财产几乎都用于医病买药,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去世前过着“布衣藜羹”的艰苦生活。虽然他以坚强毅力克服疾病的折磨,常以屈原放逐赋《离骚》,司马遭腐著《史记》的精神激励自己,先后写出《释疾文》、《五悲》等作品。但是,十多年的病痛折磨让他深深陷入绝望之中,最终选择了自杀。约在调露二年(680 年)前后,卢照邻自沉颍水而死。
骆宾王:人生坎坷,兵败伏诛
你一定知道有首诗叫《咏鹅》,诗是这么写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诗的作者就是骆宾王,写这首诗那年他才七岁。骆宾王天资聪明,人称“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