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接下的电商战略是:自己做不了淘宝,那就扶植一家淘宝。
2014年,腾讯放弃了自营电商,并在这之后先后押注唯品会、蘑菇街、京东以及拼多多。
根据TechWeb不完全统计,在当前上市的电商企业中,腾讯是京东、蘑菇街和美团的第一大股东,同时也是拼多多和唯品会的第二大股东,并且还参与了生鲜电商独角兽每日优鲜的每一轮融资。
▨腾讯部分参投零售电商企业投资情况,图/TechWeb
▨腾讯部分参投零售电商企业投资情况,图/TechWeb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称京东为腾讯的电商代理人。京东财报显示,腾讯已经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占比18%,而其创始人刘强东占股15.5%。
可惜的是,腾讯系的电商还完全无法与阿里抗衡。在天猫、淘宝等电商体系整体盈利多奶奶之后,腾讯系中除唯品会有盈利外,均在亏损。
这其中,拼多多是唯一有进展的。
2019年,拼多多实现成交额10066亿元,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5.852亿,实现年营收301.4亿元。
这些核心数据表明,创立4年半的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也曾在《致股东信》中说道,拼多多具备了随时产生收入和随时赚钱的能力。
这应当让马化腾格外欣慰。据称,马化腾每个月都要见一次黄峥。
只是黄峥清楚,拼多多不是腾讯的唯一,“即使拼多多死了腾讯也不会死”。[3]
作为跑在微信上的一款“游戏”,拼多多对于微信生态的依赖有目共睹。一旦两者在利益分配上出现纠纷,拼多多很可能被踢出局。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图/网络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图/网络
这个已然长大的小公司,早已上演“出微”计划。2018年4月,拼多多来自微信的订单量已低于50%,更多则来自App。
而2019年财报显示,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达2.897亿,同比增长超过74%。
腾讯的代理人,正在“逃离”腾讯。
微信的全面商业化尝试
和拼多多一样到腾讯微信生态里淘金的,还有很多。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8日,淘宝和天猫的商家数量大约1280万。而这些商家中,绝大多数也在微信生态中开店,或获取流量。
10多亿月活的规模,让微信给予商家充足的流量。一位西域美农曾表示,其在微信上的获客成本低至0.2元,而转化率高达30%。
但在阿里等传统中心化电商平台呢?商家服务公司有赞创始人白鸦曾估算,2014年之后,电商平台日流量超过2亿便再无真正的用户增长。
其中,商家GMV达到1000万元时,向平台支付的流量费用不低于150万元;而GMV突破1亿元后,流量费用可达4000万元。
传统电商的人口红利见顶了,在阿里系获取流量只会越来越难。
而根据数据分析公司QuestMobile统计,目前中国11亿手机用户3成时间都花在微信和QQ上了,大约是在电商里所花时间的10倍。
所有人都在往微信跑。2017年前后的一年里,京东在微信收获了大约1000亿元的市场;淘宝客收割了近4000亿元。
这对于腾讯而言,当然是值得高兴的。
三节课创始人黄有璨曾表示:“如果说微信从0起步成为流量巨兽的过程可以被视作微信的‘上半场’,那么接下来的‘超级生态打造’和‘全面商业化尝试’则可被视作是微信的‘下半场’。”[4]
▨张小龙在2018年微信公开课,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