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观察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情绪反应。从而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更适合其阅读的图书。
在此,我想说个常见却不易引起家长重视的问题。现在很多年轻的夫妇,自己静不下心来阅读,却很乐意给孩子买书,仿佛要把自己没心思读的书一股脑全都补在孩子身上。
说到这,我又不得不谈到上头已经讲过的亲子问题。大家要知道,让孩子多读书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大人应该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亲自参与和积极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所以,不管你有多忙,都应该适当抽点时间陪孩子阅读。
关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的哥哥嫂子就做得很好。他们俩不仅在家喜欢陪着孩子读书,平时还总爱带孩子去逛书店。
每次一到书店,孩子就自然而然融入到了那个读书的氛围,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
因此,在家泡书房,外出逛书店,是轻松省钱和遛娃的最好选择。
第三,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在生活中,家长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常常跟风替小孩报很多培训班。我们小区就有不少这样的家长。
报了不同的培训班的孩子,基本上是今天上钢琴课,明天学书法课,后天又学舞蹈课,每天的放学时间都排得满满的。因为培训课程太多,孩子的作业常常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完成。
这样就导致孩子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每天早上起来都睡眼惺忪的,而且情绪总是很低落。慢慢地,对原本喜欢的培训课程开始有了抵触情绪,变得很被动。
可家长为了不浪费自己已经出了的培训费,常常硬逼着孩子去上那些课,结果就让孩子陷入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恶性循环。
其实,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得从玩开始。因为没有一个小孩不爱玩,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玩本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学着体验的过程,它能释放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他们更有创造力和活力。
玩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又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及关心他人。
如果条件允许,爸妈每个假期都可以带孩子去旅行,因为有句话说的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地方了解异样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从而开阔眼界,体会行走中的乐趣。
其次,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家长就必须得知道爱学习且成绩优异的孩子具备哪些优点。然后再根据这些优点对照自家的孩子,从而对症下药。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孩子的智商相差不大,那些学霸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三个非常重要的特质:
1.善于自我管理。那些看起来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努力性,那么今后在学习中他也无需你过多的管理。一个心里有数,做事有计划,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定用不着你操心的。
2.过硬的心里素质。通常情况下,班级中排名在前几名的孩子之间的区别,在于谁的心态更稳定,谁能把细致发挥到极致。
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过硬的心理素质,比教会他做多少难题都更有意义。让他们学会遇到问题,就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生活遇到困难时,要积极想办法,而不是被动等待;学习中遇到难题,要沉着冷静,而不是慌乱得不知所错。即使在考试中遇到难题,他也不会自乱阵脚,把本来会的题目在匆忙中答错而留下遗憾。
3.爱学习也爱生活,懂得劳逸结合,学习才能成为发自内心的享受。比起分数,父母更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和幸福感等。只要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是端正的,心地是善良的,那么他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时候,尽量不要吼骂,而应该在维护自己威严的同时,尽量做到温柔以待。这样才不容易让孩子越来越叛逆。
再次,跟孩子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来得有效。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讲不同的故事,从而让孩子通过故事明白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还有一点就是,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其理解能力也在逐渐曾强。此时,“陪读”不再是一个好办法。
因为这样会让孩子对大人产生依赖性,需要大人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而且也容易使孩子失去自我钻研的动力,遇到难题总爱动不动就叫大人帮忙。因此,应该让孩子养成独自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