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哪一个都是父母手里的宝贝。现在的女孩独自就能撑起半边天,巾帼连须眉都不相让,你还指望她像几十年前的媳妇那样忍婆婆?
还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观念,在这个时代已经行不通了。
在我看来,行不通也是好事,此话怎讲呢?在我母亲当儿媳妇的那一代,就是这句话的实践者,那时候的婆婆们都很威严,婆婆做的对错做媳妇的都得忍受。那时候的儿子都是站在自己母亲的一边,总是选择委屈自己媳妇孝顺自己妈妈。
要我说,父母也都是凡人,所以也会有错误,而所谓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正确理解应该是,在行为上出于对长者的尊重,用心包容长辈的缺点,而不应该是简单的愚孝。父母有错误要容得下子女提出来,错了可以改啊。虚心听取子女的意见,一样会赢得子女的尊敬。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熬成婆,但从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也做了二十几年儿媳妇的角度,来理性分析婆媳关系这点事,因为未来,我也是要做人家婆婆的人,就算提前做做功课吧。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家庭系统排列疗法。其揭示的是一旦一个家庭中的关系序位出现错位,那势必会引发家庭关系中一系列的问题。
在一个家庭当中存在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正常家庭关系应该是: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第一关系,其次再是亲子关系。
但是在传统式的中国家庭中,亲子关系往往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在很多妈妈的眼中,孩子往往是排第一位的,而丈夫是排第二位的。
一旦孩子结婚,有的妈妈就丧失了一个重要的感情寄托,就会和媳妇陷入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特别体现在很久以前的年代。
这个我是真心不赞同。妈妈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胸怀:首先你要想,这个世界上从此多了一个爱我儿子的人,这个人将代替我陪伴我儿子的后半生,应该对这个女子心存感激。
其次,从你儿子成立自己的小家庭那一刻起,在那个小家里,他们夫妻关系是小家庭的主要关系,你和那个小家庭的关系,是次要关系。
我有一个80后的好朋友,她和我说起她的婆婆也是幽怨的无以复加。她喜欢养小狗,婆婆极力反对,说小狗不仅掉毛还会有传染病;小女生爱美,经常添置几件新衣,婆婆说她不知道过日子,乱花钱…
总之,婆婆虽然没住一起,也是十天八天就像突击检查似的,来家里巡视指导,婆媳俩经常是唇舌相见。儿子夹在中间,妈妈说不得,媳妇也说不得。
我想对这位婆婆说,儿子结婚了,你就要彻底放手了,不要再插手孩子们的生活了。
在你心里,他们是没长大的孩子,你也确实发自内心为孩子的健康考虑。但现实是,他们已经是成人了,可以自己去规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婆婆在该退出的时候就要退出,留下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成长。
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他们自己的生活。做父母的就不要硬挤进孩子的小日子里去,辛苦了自己为难了孩子。
这时候的婆婆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下半辈子就为自己而活,不用再惦记照顾儿子,未来的日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