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是一种美味而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我国北方多喜欢吃小米粥,小米的营养成分均高于大米。祖国医学认为,小米性味甘咸,微寒,具有和中健脾除热,益肾气补虚损,利尿消肿的作用。多吃小米粥可以健脾养胃,若与其他中药一起煮粥,更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一、红糖小米粥:防产后血虚
做法:小米200克,红枣10枚,红衣花生15克,红糖15克。小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去核,花生洗净,上三味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熬煮3~5分钟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补虚。
二、法半夏小米粥:防反胃呕吐
做法:小米150克,法半夏6克,生姜三片。法半夏、生姜两味加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3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小米淘洗干净,加入上述药汁,再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粥,温服。
功效:健脾益胃,降逆止呕。
三、百合小米粥:防脚气病
做法:小米100克,百合30克,小米淘洗干净,百合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养阴、平脚气。
四、小米山药粥:防脾虚泄泻
做法:小米200克,山药鲜者150克(干品30克),上两味洗净,加适量水,共同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益气、健脾止泻。
五、麦冬小米粥:治口疮
做法:小米200克,麦冬15克,大枣5枚,小米淘洗干净,麦冬大枣淘洗干净,共同放入砂锅,煮成粥。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清胃。
六、葱白小米汤:治虚人感冒
做法:小米100克,葱白6段,生姜三片。小米加适量水,熬煮成粥,取上层粥油,加入葱白,生姜,煲煮片刻即成。
功效:服后盖被出汗,有益气血的功效。
七、小米莲药粥:治小儿脾虚食积
做法:小米50克,山药12克,莲子肉6克,鸡内金6克,白糖适量,山药、莲子肉、鸡内金共研细末,与小米一同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消食。
小米粥作用甚多,在日常生活中小米不仅可以煮粥,还可以制成小米锅巴,亦有补气健脾、消积止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