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寡妇的私密生活 寡妇的私密日记王三棍 乡村寡妇王婶与李大状

时间:2019-07-03 10:39:17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不过,一家人没有灰心,没有停顿,继续做着造房子的梦。猪睏长肉,人睏拆屋。他们坚信,只要克勤克俭,就一定能把房子造起来。

  苍天不负有心人。仅仅过了十年时间,我家又攒够了造房的钱。阿妈说,上回,为攒钱造房,苦了五十年,解放后,才刚刚十年,就造得起房了,这是多好的时代!

  阿妈开始盘算购买砖瓦,石灰,桁条和椽子。她计划造三间楼房。当年,外公不嫌我家穷,不嫌我家房子小,到下一代,决不能让牛牛兄弟几个媳妇再跟着受没房子的罪。

  然而,一阵放开肚皮吃饱饭后,接踵而来的,是席卷全国的大饥荒。

  开始,人们以为,灾荒很快就会过去,至多一年半载,没什么大不了,又不是没少经历过,1937年大水灾,1942年蝗灾,不是照样挺过来了。但是,慢慢他们发现,这次灾难,远比那几次来得猛烈和长久。起先,从一天三顿到一天二顿,从一天二干一稀到一天二稀,后来,即便这样,也难以维持,红花郎,胡萝卜,以及各种野菜,成了人们胃肠里的主要填充物。而那时的食物,却出奇的贵,一斤山芋一元钱,至于猪肉,不说贵得要死,而且极难见到,因为土地上本该属于猪的食物都让人搜入肚囊,哪还能轮到家畜,因此,吃上一块肉,尽管意念强烈却又不敢奢求。那时,公社干部,一般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元,够买三四十斤山芋。

  一天,我在学校里用铝饭盒蒸的充作午餐的两个山芋,让人偷吃了,(饭盒也没了),饿着肚子,坚持到下午放学,回家路上,到河边捧水充饥,眼前一黑,跌入河中。幸好,被路人看到,救了上来,把我背到家中。阿妈心疼不已,但是,家里连山芋也没有了。晚上,阿妈杀了一只母鸡,好香。阿奶直埋怨,不会过日子,鸡能下蛋,蛋能孵鸡,小鸡长大了,又能下蛋。再说,把鸡吃了,造房子拿什么招待瓦匠木匠?给人吃了传四方,自己吃了进茅坑。那晚,我听着阿妈在床上,不知道翻了多少身,直至天明,也没有合眼。

  笫二天,我照常去上学,阿妈和我一同出门,去公社供销社看椽子等建材。路过一个麻糕店,那诱人的香气,使我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阿妈将手伸入口袋,但还是缩了回去。她摸了摸我头,牛牛,忍着点,咱要造房。不料,我刚走出几步,阿妈又从后面追了上来,手里捧着一块刚出炉的冒着热气的麻糕。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这天下午,阿妈很晚才回家。阿奶说,牛牛,你阿妈去买材料,造了房,给你讨个好媳妇。

  正说着,阿妈进了家门。她掮着一袋山芋。

  阿奶生气了。牛牛妈,鸡吃了,就吃了,可你怎么把买椽子的钱买了山芋,你不想要孙子,我可是要重孙。阿奶声音大得吓人,但阿妈从不怼恨。阿妈说,常州人天生大嗓门,要不,怎么说,宁和苏州人吵架,也不和常州人说话呢。至于当年阿奶放弃造房买地的决定,阿妈也没有丝毫抱怨,对于被世俗观念濡染的农民,和对马列相隔遙远的小脚老妪,让她预测五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变迁,不是太苛刻了吗?

  阿妈扶阿奶坐下。脸色凝重而平静。昨晚,我想了很久。为了造房子,咱家是想了多年,盼了多年,苦了多年。现在的这二间破屋,还是几十年前钱家寡妇婆婆送的,冬天灌北风,冷得像冰窟,夏天不透气,热得像瓮头,下雨天,屋里像水帘洞,刮大风,又怕掀掉屋顶茅草。眼看牛牛他哥俩,长大成人,没房子,媒婆都懒得上门。但我记着牛牛他外公的话,真正的财富是人,而不是房子,只要人在,就会有房,如果人都没了,那房有何用呢?那天,牛牛饿昏跌入河中,要不是命大,今天还能叫你阿奶吗?即使造起三间楼房,让谁住呀?

  说到这里,阿妈唏嘘语塞,阿奶也紧紧把我搂在怀里,好象生怕我会不翼而飞。

  就这样,在三年中,阿妈毫不吝啬地将准备造房子的钱,全部用来买高价粮,顽强地向饥神抗争。虽说无求饱暖,但糠菜为主,倒也没有挨饿。不过,那时,我正在发育期,成人后个头比阿哥矮半头,阿妈一直心疼地说,牛牛是饿的,就象是没发酵透的死面疙瘩。

  时间过得很快,五年过去了。我家又具备了造房的能力。从五十年到十年,从十年又到五年,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

  阿妈说,我阿哥在上海音乐学院上学,吹小号,按一般情况,不会回到乡下来。提起阿哥,阿妈一脸幸福。她老说,咱这地面上,有谁听说过小号,见过小号,哪年哪代出过小号演奏家?牛牛虽说学习成绩一向拔尖,但学校停课了,上学已经无望,去浙江学了兽医,又进不了公社兽医站,看来,要在角落村战天斗地了。所以,房子还得造。上年,牛牛到常州樵老草,有个城里姑娘阿桂看上了咱牛牛,她阿妈亲自跑来,说想让她女儿到咱村插队落户。我心里高兴,巴不得呢。可一瞅咱家房子,拢共二间,猪圈就占了半间,我怕人家瞧不起,所以,没有答应,等造起了房子,我再去城里找阿桂。不过,这些话,阿妈是背着我说的,当时,我全然不知。

标题回顾:富裕寡妇的私密生活 寡妇的私密日记王三棍 乡村寡妇王婶与李大状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