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物资非常紧缺,特别是建材,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很难买到。我阿妈想到一个人。当时,我们那一带,流传着一句话:有难事,找麻子。麻子即张书记。这句话,是张书记在田间地头说的,是在社员大会上说的。她找到公社张书记,张书记二话没说,就批了条子,他说,这不是走后门,是走前门。1937年冬天,我阿妈协助他动员全村男女老少躲进了芦苇荡,才免遭日寇屠杀。我家世代穷困,解放前夕,将节衣缩食下来的钱,置了土地,这也是对集体的贡献。更了不起的是,在自然灾害期间,还省下粮食,资助石磙阿爹,要不,他得了那个浮肿病,早去见阎王了。还有,牛牛阿爸很早在上海,为地下党做了很多工作。这样的家庭,要造几间房,为什么不能给予帮助?我们当初闹革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吗?
可是,从张书记那儿回来,阿妈又改变了主意。
那天,家里接到阿哥从上海寄来的信。信中说,他即将毕业,总政军乐团挑上了他。但他的导师朱起东教授,建议他到法国,拜小号演奏家莫里斯.安德烈为师,使小号吹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可是,去法国深造,需要一大笔钱,征询家里,去还是不去。
晚上,阿妈将信读给阿奶听,不等读完,阿奶一把夺过信,紧紧贴在胸口,大滴大滴的眼泪滾落下来。牛牛阿妈,你的心思,我懂,去!
阿哥如愿去了法国,而我家造房子的计划,又一次被耽搁了下来。
聊着聊着,鸡叫头遍,天欲破晓。
高老师说,这是多么好的素材,你完全可以写成小说。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春回大地,把这些写出来,让人们了解我们国家在这段历史进程中,农民的曲折坎坷命运,揭示普通民众朴素而又宝贵的人性之美。春天不远了,春天就要来了。
篇二:富裕寡妇的私密生活 寡妇的私密日记王三棍 乡村寡妇王婶与李大状
翠绿重叠的群山中,有一妙龄少女,身背竹篓,手拿锄头,正在四下搜索。当她看到一株绿叶红花的植物后,脸上浮现一抹温柔。
走上前去,弯下腰,轻轻的用锄头将这株植物挖了出来,放进背后的背篓中。
她叫秦玉,是前太医院医官秦无疾的孙女。其父是史官,她自幼与爷爷亲近,更是喜爱医术,虽年岁不大,但医术远胜一般医者。
秦无疾年俞七旬便告老还乡,秦玉不依不饶,和他同往。来到药材丰富的北川群山中,在其中一处村落定居了下来,在这个与世无争的环境中,他要将毕生的从医经验传授给秦玉,另外还要将一些特殊伤病的治疗方式整理成书。这爷孙俩来后,此处的村民也是得到了实惠,治伤看病都不必长途跋涉。
今日秦玉采药归来,刚进家门,就看秦无疾独自坐在院内的长凳上,无精打采,胳膊托在了膝盖上,双手下垂,其中一手的指尖还夹着书信一封。
“爷爷,我回来了。”秦玉将背篓取下,顺手放在院内石桌上,察觉爷爷情绪不对,便走到他身边坐下。
“嗯。辛苦了玉儿。”秦无疾嘴角微微一动,露出了一个微笑。
“发生了什么,怎么感觉您今天不高兴。”
“太子患病,群医束手无策,皇帝就想到了我,而又无处可寻,这才对你父亲施压,这是他传来的家书。”秦无疾面无表情,又继续说道:“想必你父亲已经将我们的位置告知他们,不久便会来人。”
秦玉接过家书,随意的看了一下后,将信折叠装进了自己的衣袖。
“玉儿知道爷爷心中所想,这趟就由我去吧,若他们问起,我便说已得爷爷真传,甚至青出于蓝,想必那太子也是富贵病,我能医得。”
秦无疾脸上微微动容,并未阻拦。都说医者不能自医,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明白,虽喝着自己配置的汤药,但由于年纪的缘故,似乎并未出现多大效果,若再跋山涉水回皇城,怕是没救下别人,自己先挂了。
就在此时,门口进来三人。为首的乔木相貌英俊,身材挺拔,头戴褐色纱帽,身带佩剑,一席紫袍,少年英雄的气质显露在外,他因武艺超群被选为御前第一侍卫,另两人装束类似,只是长袍呈黑色。
“见过秦老太医。”乔木躬身行礼,正准备继续开口。
“来的还挺快,不必多言,我已经知晓你们的来意,只是我这身体你也看到了,朝不保夕,断难随你们远赴皇城。”说着秦无疾像秦玉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将自己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