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成家那会,我不会做饭。所幸办公室两同事也是需回家做饭的,所以每天下午趁空闲时,我们就讨论晚上买什么菜,怎么做。虽然没有现在这样图文并茂,步骤详细,但两筒子都好为人师,尽可能把做菜细节、注意点教给我。应该说,是他们开启了我学做美食的钥匙。
两筒子性格不一,一个粗放,另一个细致,体现在做菜上也是如此。细致的筒子常常言传身教:咸菜千万不能吃!!!你不知那咸菜是如何加工的,农村的那些老太太,用脚踩出来的,上面不知附了多少细菌。肉末一定要用纯精肉!!!有一点点肥肉吃到嘴里油乎乎的,全部切干净再剁。。。。。。我们觉得他的行为太过细致,所以常常为此争辩,经常是争得面红耳赤。
有一天下午,我们又为黄鳝身上的粘液是否该洗干净而争论。细致筒子总是第一个说理,那不行,粘乎乎的,要洗掉!用开水烫一下,粘液就没有。粗放筒子说,不用洗得干干净净,洗去血水就行了。我老爸喜欢做黄鳝,他是不洗掉粘液的,我曾经听他说那是鲜味。我加入争论,用开水烫,黄鳝会变硬,会没鲜味,不行!三个人,二比一,在办公室争论了好久,最后谁也没说服谁,烫的照烫,不烫的也照旧洗洗就下锅!
那时上网费用贵,办公室电脑少,大多不上网,所以我也未考证这个问题,还是照我的老方法,洗净血水下锅。现在看到许多做黄鳝的筒子,说起粘液的问题,我就请教了“百度”。
下面是百度的回答,我觉得比较靠谱(感谢提供者):“洗黄鳝时,注意不要洗掉它身上的粘液。因为粘液上粘蛋白质和多糖构成,它不但能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合成,还含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A1、B1、A2和钙。如果炒鳝片鳝丝,要用热油炒出异味;配以青菜,还可以调味鲜香,解腥的作用。”
顺便百度一下黄鳝(鳝鱼)的营养价值吧:
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鳝鱼含有的维生素A量高得惊人。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吼吼,终于证实,可以不洗净的!可惜和那个细致筒子不在一个单位上班了,下回碰到了,请他看一下百度的回答。
炒鳝片
原料:黄鳝4条、茭白1根、胡萝卜半根、葱、姜、蒜、料酒、盐
制作过程:
1、黄鳝杀好,去骨,(这一步可以请卖家代为处理)去头尾,用盐搓洗,稍去粘液,剪成小段。
2、茭白洗净切片,胡萝卜去皮切片,洗净。
3、蒜、姜切片,葱白葱绿分切段。
4、坐锅热油,放葱白、蒜、姜炝锅,出香味时,放鳝片入锅。
5、鳝片翻炒至颜色发白时放料酒。
6、翻炒匀后加茭白、胡萝卜片一起炒。
7、加盐、少许水焖一会。
8、2—3分钟后撒葱绿出锅。
心得分享:
1、做鳝片,不用太大的黄鳝,挑最细小的即可。
2、不用煮很久时间,鳝片煮软了影响口感。
儿子不喜欢吃黄鳝、胡萝卜,他只喜欢茭白,我硬逼着他吃。没法子,他想了个办法,一片黄鳝夹一片胡萝卜和茭白,或是多夹一片茭白,说是三明治。酱紫,终于吃了好几片鳝鱼三明治。
黄鳝表面粘液能吃吗黄鱼表面粘液可以吃。黄鳝这种鱼有很多粘液,烹调前该怎样处理?
1、用90°C左右热水浇在鱼身上,然后把被热水弄得发白的黏液用小茶匙刮去,再用冷水冲洗一下——这种方法快速方便有效率,但是会稍损鱼皮的鲜滑口感。
2、用粗盐0.5-1汤匙均匀撒在鱼身上下,用力擦洗,再撒生粉适量,把鱼身上黏液粘掉、擦去,然后用水冲洗干净——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但是能最有效的保留鱼肉鲜味及鱼皮的滑嫩。
去黄鳝鱼黏液的方法先把黄鳝摔死,用草木灰撒在它的身上搅和一下,再用手把草灰从黄鳝身上抹下来,这样黄鳝身上的黏液就去掉了。也可以将生黄鳝剖洗干净后,用开水烫去黏液,再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