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电影为吊足观众胃口,通常不进行大规模点映如何维护好影片的口碑,也是片方和发行方最关心的问题。比如《港囧》和《心花路放》,同样是由徐峥主演的喜剧片,同样在国庆档上映,但《港囧》此番并没有做大规模点映预售。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或许由于片方对影片品质已有预先判断,若按照《心花路放》当年3500万票房的点映规模进行操作,极有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口碑崩塌,进而引发票房悲剧。据了解,《港囧》此番把大量低价票补,主要用在了影片上映之后,而非像《心花路放》一样用在提前点映时。
此外,重磅好莱坞大片,也从来不在国内提前进行大规模点映,但为了满足观众提前看到电影的愿望,有些影片会开设上映前夜的“零点场”,比如《速度与激情7》的零点场票房高达5245万,《复仇者联盟2》的零点场票房有2973万。
看来,在竞争激烈的档期,那些对口碑有自信的“准大片”,最容易选择大规模点映,希望可以凭借口碑突出重围。但对于那些大家已经翘首以盼的“重磅影片”来说,如何吊足观众胃口,似乎才是最重要的。
下一页
点映常识普及贴
什么影片适合点映?
点映常识普及贴
1.影片通常选择何时进行点映?
点映当然是在影片上映前。不过,全国性的大规模点映,通常都会选择在影片上映前的周末进行。
2.如何区分试映、点映、首映和公映?
目前国内对以上分类较为混乱并无统一说法,我们综合了几种较主流的意见,以供参考。
试映:一般是指未完成片,在影片处于后期制作阶段时,邀请专家、媒体或部分观众进行小范围的放映,并根据观看者的反馈和评价,有针对性的对未完成片进行修正,以利于影片正式上映后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或为制定营销策略做参考。同时,对于已完成的影片提前所做的媒体场、专家场等放映行为,也应列入试映范围内,试映的共同点是内部观看,不做对外售票。
《滚蛋吧!肿瘤君》在上映的数月前就曾在北京高校举办过试映场试映看片会的地点可能在影院办,也可能在任何有放映设备的公司或私人场所,比如剪辑室、放映室,而八一厂、北影厂、华夏发行、新影联、华龙洗印厂都有内部放映室;各大电影公司如华谊、博纳有自己经营的影院,而光线、乐视有时会租厅。由于试映放的是未完成片,保密程度较高,参与试映的人员有可能会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
点映:已取得公映许可证“龙标”的完成片,在影片正式上映前,片方提前在某些城市、某个时间点给予观众或指定人群放映,重在营造影片口碑。点映场通常在影院放映,也可以以租赁场地等形式给予特定人群观看。点映的特点是影片已进入商业放映阶段,点映票房应一并计入影片后总票房内。
此前,国内电影通常进行小规模提前点映,有时会有片方或宣传方自掏腰包的免费场,邀请的观众主要有:各路片方、宣传方、发行方业界人士;各大媒体的记者;参与赞助电影的合作商家;意见领袖、影评人、微博大V;有代表性的粉丝团、观影群体等等。至于最近流行的大规模提前点映,通常是对普通观众售票的。
首映:这里应区分“首映日”与“首映式”的不同意义。“首映日”是指影片公映的第一天;“首映式”是指一种电影营销活动,为公映做最后的预热,聚集多位明星大腕共同宣传推广影片的大型活动,从而吸引媒体的关注度。电影首映式一般以邀请媒体参与为主,普通观众较难买到票,当然有时为了让首映式场面更热烈,也会请一些明星的粉丝参与。
公映:即影片大规模进入市场放映阶段,影院正式将影片列入商业排映计划。具有一定关注度和重量级的片子,还会举办“午夜零点场”放映——就是在公映日的凌晨(夜里12点以后)放映。
3.什么样的影片适合点映?
《烈日灼心》获得上影节的肯定,通过提前点映扩大宣传,最终揽获3亿票房当然是口碑越好的影片越适合。一般来说,新片做提前点映,尤其是大规模的提前点映,都是对影片质量比较有自信的,希望通过这种提前点映做口碑场,保证公映后能延续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