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仕后,王勃锐意进取,积极向上,充分发挥他的文学特长,写了很多歌颂朝廷和皇帝唐高宗的文章。当时沛王李贤非常宠爱王勃,他招王勃为沛王府侍读兼修撰。有一次,沛王和英王在一起玩斗鸡游戏,在一旁的王勃为了给沛王“打气助战”,当场写了篇《檄英王斗鸡文》。可能因为该文写得很精彩且大家都想拍沛王马屁,该文迅速在王公贵族之间流传。唐高宗也看到了这篇文章,他读后大怒,他斥责王勃不劝谏王子反而有意挑拨诸王间的矛盾。因此下令撤销王勃官职,禁止出入王府。刚刚起步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这对王勃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但是他有优势,那就是年轻。年轻,一切都有可能,从头再来也不嫌晚。
二十岁这年,王勃再次步入仕途,担任参军一职。但是在任参军期间,他耿介清高,恃才傲物,和同僚关系不融洽,甚至得罪了当地一些人。因此被人陷害,犯了杀害官奴的罪,按律判处死刑。幸运的是遇上上元元年八月改元大赦,王勃得免一死。但是他父亲却因此事被牵连。当时他父亲王福畴担任雍州司户参军,受连累后被贬到偏远的交趾当县令。经历此次打击,王勃在仕途上再不可能有大作为。他也心灰意冷,不再有所希冀。
王勃的人生充满挫折,即使抛开他在仕途上的失意,他的人生也是一出悲剧。上元二年,王勃从洛阳启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途中路过滕王阁,写了千古名文《滕王阁序》。上元三年(676),王勃在渡南海时,不幸溺水,被人救起后,心悸而死。年仅二十七岁。
杨炯:政治失意,刚过不惑之年即死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