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切都在2018年毁于一旦,中国展开了“国门利剑”行动,禁止进口塑料废弃物。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允许大量进口废塑料。但兴旺的废塑料加工行业却导致了环境污染。如今中国只允许进口几乎不含污染物的废品,而最多也只有1%的废品能达到这一标准。佐治亚大学工程学院预计,今后10年全世界将有约1.11亿吨废塑料需要另寻出路。
中国的措施切断了黄的财富来源。他估算,“国门利剑”行动以来,自己的生意萎缩了90%以上,工厂也关的只剩下了5家。现在他的主要赚钱途径是当中间人,把废品介绍给中国大幅调整政策后出现的那几千家回收工厂。有许多回收厂是从中国迁到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吸引它们的是便宜的土地和甚至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或者说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的打工者。
走进黄的客户的工厂才会发现这种工作的劳动力密集度会有多高,以及为什么人们可能不想让这些工厂开在自己家旁边。
融化的塑料从马来西亚巴东色海的YBEnterprises回收厂的挤出机中流出。此类工厂周边的健康和环境问题已经引发了当地社区的愤怒和反对。图片来源:PHOTOGRAPHBYSEBASTIANMEYER
在工厂里,工人们梳理塞满集装箱的废塑料。他们把二手塑料分类,挑拣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广泛用于饮料瓶和包装)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用于制造一次性购物袋)等材料。这些聚合物有几百种,每一种都需要专门的加工方法。分拣完毕后,这些废塑料将在机器中清洗,再加工成纱线那样的细丝。然后把这些细丝放进磨床,磨成米粒大小,成为人们所说的塑料颗粒。回收商再把这些颗粒打包,作为原材料卖给制造商。很大一部分颗粒都送到了中国的工厂,在这里它们会重新进入消费体系的“血液循环”之中,成为汽车零部件、玩具、矿泉水瓶,以及数千种其他产品的原料。
这个过程很了不起,但它的效率绝不是100%。许多厂商想要回收的聚合物都达不到制造业需要的等级。污损的塑料通常都无法重新利用。同时,大量涌现的新塑料带来的价格压力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澳大利亚公司ResourceCoAsia驻怡保的运营主管穆拉林德兰·科温达萨米说:“目前回收这些没有经济价值。”他买下了一些马来西亚工厂无法使用的塑料,然后把这些塑料卖给了水泥公司,作为铺设道路的材料。其他大多数回收厂只会烧掉或掩埋这些塑料。他指出:“执行情况很不好,把它们扔到填埋场里比较省钱。”
当我问她马来西亚的废塑料贸易增长的有多快时,时任马来西亚环境部长杨美盈看起来很苦恼。在布城联邦政府行政中心的顶层办公室里,杨美盈估算此项贸易每年对经济的贡献只有10亿美元,而且她认为正在全力以赴地对付废塑料回收企业。后者需要拿到19张环保许可证才能开工。同时,仅去年杨美盈就关闭了200多家回收厂,原因是证照不全。她说,如果需要,马来西亚政府应该“断电、断水,切断所有可以切断的东西。他们就像一帮土匪。”
杨美盈发起的战斗正在等待新的将领——接受我采访几周后,她和马来西亚政府其他成员在议会危机中全体辞职。但无论谁接替她,都会有健康专家和普通民众作为同盟,而且原因再明显不过了。
我们在马来西亚的第一个上午,塞巴斯蒂安·梅耶和我爬上了双溪大年中心一座约15米高的塑料山。这座小城在槟城附近,有大约20万居民。废品山由附近各家工厂认为不能回收的塑料堆积而成。这是塑料供应链的最末端。接下来唯一的办法似乎就是把它烧掉,而且有些人就是这么做的。双溪大年Metro医院负责人、内科医生TneohShenJen说工厂反复非法燃烧废塑料已经使当地居民出现了呼吸问题。他表示:他们“在大多数晚上都闻到了烧塑料的味道”。
JeanTei和她六岁的女儿AngGiaThong在马来西亚双溪大年的家中。在附近工厂开始更多地焚烧无法回收的塑料后,AngGiaThong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图片来源:PHOTOGRAPHBYSEBASTIAN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