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在花缝里滑动小说 舌头不断扫她的花缝 毛笔继续在花缝里轻扫

时间:2019-02-12 09:26:14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你看看,里面有什么?”孩子又说。同时对水沟上堵水的孩子使个鬼脸,不等大眼睛看清管里是什么时,一股挟杂着泥沙的混水从管口喷了出来,大眼睛从头到脚一下变得水淋淋的,连气都喘不过来。

  又过了一些日子,大眼睛实在忍不住,又悄悄地跑到舅舅家找表哥表姐玩,表哥表姐都不在,他只得照原路朝家里走,没想走到一个转弯处,突然见一个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里摆弄着一把刀,刀光在夕阳的照射下特别耀眼。“土匪!”“杀人!”可怕的情景在大眼睛脑海中一闪,他急忙转身,拔脚就跑,一直跑到跑不动了才停下来,再回头看一看,后面并没有追来,喘了半天气,还是没有动静,心想:怕是走了吧?于是回过头来朝家里走,等他轻脚轻手地走到转弯处,探头一看,那人还在那里,手里还是拿着刀,脸正朝着他,接着站了起来,大眼睛一惊,想:“他要杀我了!”正准备扭头跑,却见那人似乎明白大眼睛的心思,把身子转过去,把刀插进身边的一捆柴火上,昂着头,看着天,接着把柴火扶正,背在背上,低着头,弯着腰吃力地朝大眼睛走过来。大眼睛急忙抓住路边靠山坡一边的草,爬上山坡给那人让路。

  回到家里,把经过向外婆、老孃一说,惹得她们一阵大笑。

  外婆说:“憨包、土匪哪个敢白天下山杀人。”

  老孃摇着大眼睛的肩膀,笑得说不出话来,最后跟着外婆说了句“真的是憨”!

  那时候,中国大地上,正开展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在云南、新生的人民政府领导着全省人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元永井是产盐区,是云南人民吃盐的重要产地。政府为了鼓励民族资本家和工商业者尽快恢复生产,扭转解放初期市场的混乱局面,对产盐区恢复生产给予大力支持。元永井人多数以煮盐熬盐为业,一部份是农民和樵夫,都是盐区的附设机构,所以土改运动的烈火还暂时没烧到元永井。政府只派了工作队进驻每个盐井和盐灶。外婆家也来了家工作队的干部,两夫妻和一个出生几个月的孩子。

  这家人与外婆相处很和睦。大眼睛也因此有了伴,每天跟着孃孃(阿姨)逗小弟玩。

  “想爸爸妈妈吗?”孃孃问大眼睛。

  “不想。”大眼睛说。

  “为哪样不想?”孃孃又问。

  “要到三百六十五天才会想。”大眼睛认真地瞪大眼睛说。

  “哈,哈……”在场的人都笑了。

  小弟弟的爸爸回到家也会逗大眼睛玩。

  “大眼睛,给你听样东西。”他取下手腕上的手表,贴在大眼睛的耳朵上。

  “听见没有”叔叔问。

  “听见了,哜咔哜咔地响。”大眼睛歪着头转着眼球又问:“为哪样会响?”

  “里面有虫在叫。”叔叔神秘地说。

  “虫?”大眼睛一把夺过手表,翻来覆去地看,并没有看到虫子,只看到“短三针”的表面上有一颗小针在不停地转动。

  “看到没有?”叔叔指着小针说:“这就是虫子在推着针转。”

  “哪样虫?作个看不见?”

  “是喜欢劳动的虫,躲在里面做工呢!”

  “它不吃东西吗?”

  “要!我天天都要喂它饭。”

  “那我去拿点饭来喂它。”大眼睛站起身来要去拿饭,大家忍不住一场大笑。

  有一天,两个舅舅、舅母带着表哥、表姐们来到外婆家,其实也是他们的家,只因为大舅、二舅各管一个盐灶,所以就分开来住。

  大舅家的大表哥,二表哥今天都特别精神,大表哥穿一套志愿军军装,腰间扎着皮带;二表哥穿一套邮政局的工作制服,高个子,十六、七岁,少年英俊中透着一股威武的阳刚之气。

  大人们都忙着去买菜做饭。大表哥把这群小兄弟姐妹叫到堂屋中间,叫他们排好队,然后对大家说:“哥今天教你们唱歌,你们喜不喜欢?”

  “喜—欢—!”大家拍起手来。

  “好,我唱一句,你们跟着唱一句。预备一起,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标题回顾:舌尖在花缝里滑动小说 舌头不断扫她的花缝 毛笔继续在花缝里轻扫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