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的祛湿食疗方是出自《本草纲目》的薏米祛湿茶,包含有芡实、芡实、茯苓枸杞、栀子、怀菊花、甘草。七种原食材。主要功效是薏米芡实祛湿茶能让身体内的部分毒素排出来,达到净化身体血液或器官的作用,具有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轻身益气的功效。
其余材料具体作用:芡实健脾作用一级棒,可祛湿固肾;怀菊花、甘草、枸杞、等食材有消炎清热的效果,同熬煮成茶饮饮用,有健脾袪湿之效。
另外湿气重的人最好少吃生冷的食物,否则刺激到脾胃,导致脾胃代谢失调,从而导致水湿内停。
湿有寒湿、湿热之分,使用健脾化湿药时,应根据湿的不同性质进行配伍。寒湿者,配温里药;湿热者,配清热燥湿药。行气有助于化湿,故应用化湿药时,常配伍行气药。脾弱则生湿,脾虚者应配补脾药以培其本。又湿性趋下,配伍利湿药,可使湿邪下泄,提高祛湿效果。
1.脾虚湿阻之泄泻(拉肚子)
证候:泄泻,腹胀呕吐,不思饮食,倦怠乏力。治则: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主方:钱氏七味白术散。方药:人参、茯苓、白术、藿香、木香、甘草、葛根。
2.脾阳虚衰之水肿、腹胀
证候: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治则:温化水湿,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方药:干姜、附子、白术、茯苓、炙甘草、厚朴、大腹皮、草果仁、木香、木瓜。
3.脾虚湿盛之带下
证候:妇女带下清稀。治则:健脾化湿止带。主方:完带汤。方药: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