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小时
一家德国报纸的总编直接打电话到高的手机,我们想就这次漏油的事件采访一下你。周末的时候被牵扯到工作当中,高德纳本来有些不高兴,我们可是朋友,你搞什么鬼?
“这件事情,连BBC都报道了,你逃不过去的,必须回应,还不如现在趁早。”
BBC三个字刺激了高德纳,虽然说在国内已经有上亿的网终传播了,但是这一个亿远不如BBC三个字能刺激高,因为德国总部会看BBC。
一过问事情的处理进度,高德纳大吃一惊,经销商居然还没有跟用户取得妥协,经销商总经理取消了自己的出差行程,专程回去找这位用户协商,结果被该用户一顿嘲讽,原地打回原形,所有经销商建议的解决办法,包括换发动机、给油卡、打折都被拒绝了。
媒体把品牌部的电话打爆了,三天过去了,为什么品牌还没有官方声明?官方对此态度是什么?
这个问题背后有更深的坑,等官方的声明出来以后,媒体立刻会对品牌是否诚恳这一点来进一步穷追猛打,所以大家都在等着声明。
周末所有的高管又被高德纳拉到那个巨大的会议室里面,高德纳非常不满的说,“为什么这件事情还没有处理完成?各位同事都在干什么?”
”虽然处理这件事情是经销商的工作,但是恐怕我们官方不得不发一个声明了,“公关部说。
官方声明的文字已经被投影到了大屏幕上,内容是一式两份,有德文版和中文版的,在这家公司的内部,任何文件都必须要有德文版和中文版两个版本。看到蝌蚪文一样的中国字,高德纳头有点大,他阅读中文有困难,但是现在他必须硬着头皮,读一下。
我们向该顾客表示郑重的道歉,并承诺尽快的修正错误解决问题,
高德纳大喊起来,不能这么写!
公关部的人吓了一跳,“问题出在哪儿?“
“你们在干什么?你们第一句话就在认错!认错!我们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豪华品牌,我们是品牌的明珠皇冠,我们是所有汽车企业极致高档的象征,品牌格调是高贵典雅的,我们怎么可能如此低声下气的认错?你这看上去像一家低级企业!“
“好的好的,我们这句话修改一下。“公关部连忙回答,挨这些骂的都是中层经理,这位公关经理名字叫Lucy,公关部的高层此时一声不吭,因为这篇声明的措辞是她本人认可过的。
我们将确保用户满意,依法给予赔偿,
“这一段也不行,”一位副总裁指着第2段开腔说,“这是公开的声明,我们不应该写死我们的承诺,经销商跟用户进行谈判的时候,不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牌,要模糊措辞,不要把赔偿多少、如何赔偿这些条款都写死。“
“好的好的“,Lucy连忙答应。
为了确保用户满意,我们将竭尽全力,
“这一段也不行,口气太卑微,一个高傲的品牌是不会对用户低声下气的,你们要记住这一点,想想乔布斯,乔布斯从来不care客户,从不道歉,他打造了世界一流的品牌,你们的写法需要重新来过。“
于是官方声明撤回去,重新写,写完了以后首先发给管经销商的高管进行审核,再发给法务部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审核,所有对企业有风险的词句全部删除,明确企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的句子都被删除或者模糊处理。
最后声明写好了:
一位特殊的客户与我们有了不愉快的经历,无论其中的问题发生在客户那边还是我们这边,我们都积极的派遣了调查组,相信事实真相和处理结果很快就会出来。
这是一篇措辞巧妙非常高冷的声明,没有承认任何错误,也没有承担任何责任,暗示有可能是客户在无理取闹,但是我们正在积极的处理,高德纳批准了这份声明,这份声明随后发出去了。
接下来在会议上花了一个小时,讨论如何具体的处理这个客户,有人建议应该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但高德纳主张应该提高对这个客户的补偿,同时也不放弃强硬的手段,软的硬的一起来。
这些非常琐碎的事情,浪费了高大量的时间。高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暗示各位的工作能力有问题,毕竟他驾驭着400亿欧元产值的巨舰,本来不应该在一个客户身上浪费这么多的时间。
96小时
声明发出来以后,整个网络炸了,社交媒体的声音纷纷批评品牌的态度,认为毫无诚恳之意,傲慢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