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马中暂时存储的信息如何才能更高效的整合和转存到新皮质称为长期记忆呢?
这涉及两个环节:
不断重复,即复习和练习对信息的整合;
和转存。
不断重复对于学习的意义众所周知,不赘述。
但是,如何才更高效地转存为长期记忆,却不为多数人所知。
良好的睡眠,是短期记忆有效转存的关键
传统上认为,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历时几周甚至几个月。
但是,新的研究发现,这种整合和转存也可以在短期内随时发生,即这种过程从新信息在海马存储后就开始。
更为关键的是,研究发现,这种整合主要通过反复重复完成,而转存主要发生在睡眠过程中,尤其是深睡眠中——儿童和年轻人有更优良的记忆能力,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深睡眠时间更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蒂宾根大学的科学家使用脑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直接展示了重复和睡眠对信息整合和转存的影响。
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学习一个单词列表,并重复了七遍。
他们执行此任务同时,由fMRI扫描记录他们大脑的活动。
12个小时后,参与者分别使用学过的单词和一个新的单词列表重复了这项任务。
其中,一半的受试者在此期间睡过一个舒服觉,而另一半人则一直保持清醒状态。
结果,经过1小时的重复学习,有过睡眠的受试者后顶叶皮层的活动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海马的活动快速减弱——信息更多的由海马区的短期存储转移到新皮层的长期记忆。
相反,没有睡过的受试者,脑活动仍主要集中在海马区,不断重复着新的学习任务的表现,主要信息难以转化成长期记忆。
显而易见,重复学习会导致系统信息整合,而睡眠则可确保信息转存成稳定且持久的长期记忆。
即,良好的睡眠和反复复习共同促成长期记忆的形成和巩固,也就是可以更高效地记住学的东西。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认知科学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对于我们的大脑有了更多发现,很多传统观念里的学习方法,似乎并不符合大脑的习惯。
为你推荐《如何学习》中提到的5个高效学习方法,他们都颠覆了传统观念,但是更符合你的大脑的工作原理。
1
先考试,后学习
如果我报了一门零基础的课程,老师上课的第一件事是给我一张考卷,我一定觉得他在羞辱我:欺负谁呢?这不就是让我交白卷吗?
可是新的研究证实,那位老师的做法,会让我后边的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这背后的原理,叫做「必要难度原则」:
你的大脑越是费尽力气挖出某项记忆,你对其再次学得的程度也就越深,因为提取能力与储存能力都被增强了。
与直接进入学习相比,先猜测后学习,你的大脑能以更高要求去运作,知识会更深刻地印在脑中。
预考就像学习的「预告」,先激活你的大脑,让它对接下来学习的知识点有足够的重视,这样,在下边的学习当中,我们的效率会变得更高。
所以,下次要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先去找份真题来做吧,就算最后交白卷也无所谓,就算所有的选择题都是蒙的也无所谓,因为预考本来就不是用来检验你的知识,而是为了告诉你的大脑:「这个知识不会吧?这个知识也不会吧?不会就对了,接下来我看书听课的时候,你给我勤快一点!」
2
还原场景就能还原记忆
你在图书馆学到的知识,和你在教室学到的知识,有区别吗?
你在咖啡馆读过的书,和躺在床上读过的书,有什么不一样?
科学家告诉你,有。
你在教室学过的知识,回到教室就会更容易想起来。你躺在床上读过的书,躺在床上就会更容易想起来。